茶为漳州主要特产,全市现有茶园面积15.85万亩,产值3.3亿元。2002年产量1.43万吨,占全国乌龙茶总产量的1/5。全市茶业从业人员近30万人,其中茶农25万人,占我市农村人口的1/12。茶叶已成为带动我市山区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是群众基础广,产业关联度大的重要产业,是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中具有区域特色优势,应该优先发展的产业。根据我市绿色行动计划,至2005年或稍长一点时间将建成20万亩生态茶园,以满足国际、国内市场对茶叶“绿色、环保、安全、卫生”的需求,茶业发展前景广阔。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我市茶业由于基础设施差、资金投入少、茶园管理粗放、市场意识薄弱、缺乏知名品牌等诸多原因,茶叶产量、质量、价格徘徊不前。制成的中档茶以上的仅占10%,名优茶产量只占8.7%,大量干毛茶每公斤徘徊在10~14元。在现代社会高度发展的今天,一方面人们需要绿色健康食品,特别需要像乌龙茶这样具备去脂降压、抗衰老、防癌抗癌抗辐射等多种药用功能的保健饮品。而另一方面,茶农却由于科技投入不足、经营粗放、信息不灵、缺乏市场引导、缺乏统一品牌等,茶农捧着金饭碗过着贫困的生活,茶乡经济特色优势无法发挥。如何让天下茶人了解漳州,做大做优做响漳州茶产业,本文试从宣传、科技兴茶、品牌等三方面作粗浅探讨。 一、提高宣传水平 记不清哪位老师说过:假如一封信从国外写上寄“铁观音的故乡”,那么这封信就会被送到中国福建安溪。我想假如写上“八仙茶、白芽奇兰的故乡”会被送到漳州吗?估计会被注明“地址不详”而退回。不仅洋人不知道,国人又有几人知道漳州出产“八仙茶”和“白芽奇兰”?铁观音驰名海内外,产品行销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除具历史悠久外,重要的还是靠宣传。远的不说,近的如1995年安溪西坪柏芳茶厂的林辉全就到北京做乌龙茶生意。他回忆说,当时不少北京人没听过“铁观音”,有人尝后的评价是“又苦又涩”,听了这话,他当时的心里也是“又苦又涩”。为了打开市场,他们向北京的茶庄等赠送乌龙茶,连续送了三、四年,慢慢地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销量逐年上升。 早在十几年前,安溪就鼓励和引导广大茶农茶商到全国各地开设茶艺馆、专卖店。而每间店(馆)就是弘扬中华茶文化的阵地,是传播张天福先生倡导的以“俭、清、和、静”为内涵的中国茶礼的场所,也是宣传家乡当地茶叶品牌的重要窗口。十多年来安溪持之以恒地把民间传统的茶王赛与茶歌茶舞、茶艺表演、茶叶展销、茶王拍卖、茶文化旅游节等活动紧密结合,以茶文化宣传促进茶叶市场销售。从1993年开始,安溪县先后在泉州、厦门、广州、上海、北京、香港、澳门等地举办“茶王赛”及其系列活动。以实现“茶王赛”开办到哪里,哪里就有安溪茶的设想,有力地拓展了茶叶市场。近年来,还先后在本土和外地举办“铁观音杯”征歌大奖赛,“海峡两岸茶文化旅游节”和“中华茶产业国际合作高峰会”等。今年12月17日至20日安溪再次举办国际峰会,开幕式上除了赏心悦目的安溪茶歌茶舞表演外,中央电视台最具收视率的“同一首歌”《星光灿烂》栏目剧组将在名主持人的率领下前来助兴,活跃在国内歌坛,影视娱乐圈的著名歌唱家、相声演员将同台演出。此外在刚建成的大龙湖湖面上,将进行一场别致的水上茶艺表演。这些活动有力地宣传安溪品牌,为安溪茶叶价格的攀升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安溪的这些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目前全市拥有茶叶加工初级作坊2000多家,精制加工厂50多家。各企业更多注重的是价格的竞争,而忽略了宣传,很少有公司愿出钱打品牌。茶事活动也仅限于茶王赛。在外建立茶叶店的远不如安溪多,去年在新城建立的我市最大的茶叶市场有近200户商家入驻,安溪占75%,我市平和、南靖、华安各四家,龙海、云霄、长泰、漳浦各一家,诏安没有一家。与安溪相比,我们的茶文章显得很苍白。 漳州地理环境优越,茶叶历史悠久。全市茶园基本实现良种化,其中白芽奇兰3.8万亩、八仙茶2.1万亩、铁观音2.2万亩、本山1.5万亩、黄旦1.2万亩、毛蟹2.4万亩、梅占0.5万亩,还有肉桂、竹叶奇兰等良种,此外近几年还引进了丹桂、黄观音、九龙袍、金萱等优良品种进行示范推广。值得一提的是,“八仙茶”、“白芽奇兰”是我市茶叶工作者繁育、选育出来的新品种。“八仙茶”是建国以来唯一选育成功的国家级乌龙茶新品种,其春茶鲜叶茶多酚含36.1%,水浸出物含44.2%,制成的乌龙茶成品色泽乌褐油润,香气高锐(品种香突出),滋味浓厚,回味甘爽,汤色金黄艳亮。赵朴初先生曾题诗曰:不学酒人之八仙,但愿日饮八仙茶。电炉煮沸密云水,妙香扑鼻如仙花……;“白芽奇兰”茶为我国珍稀的高香型乌龙茶新良种,1996年春茶选送农业部茶叶质检中心鉴评结果为:外形紧实匀称,深绿油润,汤色橙黄等,香气清高,滋味清爽细腻,叶片红绿相映。其内含物测定结果是:多酚类含量15.7%,咖啡碱2.8%,儿茶素总量11.7%,氨基酸0.8%。白芽奇兰多酚类和咖啡碱含量高于铁观音、色种、乌龙。 漳州的茶叶有漳州的特色,漳州的茶叶有漳州的优势,漳州的茶叶在价格、包装、质量、销售服务、推介传播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潜力。漳州的茶叶大有文章可做!要让我市名茶早为人所知道,就应该加大宣传力度,在宣传上要做到“三有”,有较多的投入、有较高的层次、有较猛的造势。以全市之合力造宣传之强势,实现漳州茶叶从“养在深闺人未识”到“一举成名天下知”的大转化。 二、加快科技兴茶步伐 我们常会遇到“东边日出西边雨”的现象,即某某地方1斤茶叶卖到上百元甚至几千元,且千金难求。而有的地方茶农却望茶兴叹,低价还卖不出去。为什么?茶质问题。喝好茶,给人心旷神怡的感觉,苏东坡说:从来佳茗似佳人。“佳人”谁见了不心生爱慕?喝劣质茶,谁有那闲功夫。“制好茶1斤,胜过制粗茶一担”、“好茶天价,好茶无价”已成为茶农的共识。 笔者曾到云霄、平和等地茶场,发现大部分茶区还缺乏种茶制茶的理论知识。如在初制中不看茶青、不看品种、不看气候,而是恪守着老祖宗保留下来的固定模式进行制茶,这是导致茶叶品质低劣,收不抵支,乃至出现茶园抛荒毁茶的主要原因。 乌龙茶以其独特的风格——条形卷曲紧结,色泽乌褐油润,香气浓郁清长,汤色金黄澄澈,滋味鲜爽醇厚而驰名海内外。形成乌龙茶的这些品质特征是离不开乌龙茶的优良品种和特殊的制作工艺的。制茶技术是鲜叶转变成茶叶的外因条件,只有这个外因条件掌握得科学合理,才能使其内因——茶叶品质产生质的飞跃。“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要充分发挥我市茶叶良种优势,使我市茶叶品质迈上一个新台阶,就必须加快科技兴茶的步伐,帮助茶农掌握和运用科学的种茶制茶技术,引导茶农按照标准进行种植,严格执行无公害操作规程,努力强化茶农的科技兴茶意识。 三、亟待开发知名品牌 据中国海关总署的统计,2002年中国出口茶叶25.23万吨,出口平均单价只有每公斤1.31美元,1公斤茶叶还不到10元人民币,仅相当于日本国产茶平均批发价的1/6。专家指出:中国有名茶无名牌是最主要的原因。如龙井茶叶享誉中外,可“龙井”只是一个品种,一个地名,而不是一个商标品牌,没有叫得响的品牌,使中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处于很尴尬的境地。我市的茶叶中不管是华安的铁观音、长泰的黄金桂,还是诏安的八仙茶、平和的白芽奇兰,都仅仅是当地普遍意义上的一个土特产品,在没有经过商家注册的情况下,都无法成为一个使人公认的品牌。我市台资企业“天福茗茶”是一个拥有众多连锁店的大型茶叶经销企业,在省内外有较大的影响。但“天福茗茶”实际上是一个企业品牌,而不是茶叶品牌。 品牌是市场经济的产物,现代经济就是品牌经济,品牌就是资产,品牌就是效益,谁能运用好品牌战略,谁就能长袖善舞于国内外市场大舞台。茶叶市场的品牌开发工作亟待开发解决。被称为世界茶叶第一品牌的英国联合利华的“立顿”茶,年销售额达数十亿美元,一个品牌全年利润额就超过我国茶叶的出口总值。中科院茶业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指出:我国茶叶整体上还停留在产品阶段,茶商出售茶叶时更注重的是将茶叶的产地和炒制技术作为定价标准,品牌经营意识普遍薄弱。实施企业商标战略,打造中国茶叶品牌,已成为中国从茶叶大国走向茶叶强国的必由之路。没有品牌就没有竞争力,没有品牌就没有市场。 面对品牌经营的21世纪,卖产品的思路应当让位于做品牌,从产品到品牌并非是简单的必须过程,需要人力、财力、时间、智能的锤炼和打造。影响品牌发展最关键和核心的因素有产品、传播、消费者,产品质量是基础,传播是桥梁,消费者是裁判。茶叶企业要坚持不懈地在产品质量、价格、包装、技术创新、市场开拓、售后服务等营销组合上狠下功夫,使更多的消费者在琳琅满目的茶叶商品中认识、了解、熟悉到信赖,忠诚自己的茶叶品牌。品牌运作是一个战略,一个系统工程,它包括商标注册、宣传、展示、广告推介等方面,作为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要树立品牌战略意识,善于借鉴外地市成功的品牌运作经验,积极引导和推动企业创品牌,打响漳州茶叶品牌。 |
护胃茶叶20泡 |
润肺茶叶20泡 |
养肝茶40泡 |
养肝茶30泡 |
聚皇一代天骄铁.. |
|||||
安溪铁观音批发.. |
安溪铁观音 |
安溪铁观音批发.. |
统领天下系列 |
低价安溪铁观音 |